您当前的位置 : 中国兰州网  >  教育  >  亲子乐园
亲子育儿:学会正确的绘本阅读方式
发布时间: 2020-12-08 09:51 稿源: 北京晚报   编辑:柳杨春

  “绘本”成了近几年幼儿识字、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。“读绘本”成了热词,也成了众多家庭教育的灵魂。但是,对“绘本”的错误理解,以及一味地追求阅读量,却给孩子和家长套上了“枷锁”:快乐的情绪变成了机械阅读。这种误读会让图书离孩子越来越远。对此,专家提示:对于孩子来讲,“读绘本”目的是提高阅读兴趣,而非阅读能力。

  困惑

  读了500本书却发现是错的

  几场考试下来,阅读题都丢了10分,这让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强蒙了,也让从小就给他读绘本的妈妈潘女士不知所措。明明是在绘本中泡大的孩子,怎么会这样呢?潘女士开始反思。

  “总担心小强的阅读量不够丰富,所以给他买了很多经典名著的绘本,可小强越来越没兴趣,甚至有些书连翻都不翻。我只好拿着绘本给他读,可他的注意力全在玩具上。”潘女士说,她跑遍了各大书店,仅绘本图书就买了500多本,没想到还是事与愿违。现在想想,把早期识字、提高阅读能力完全寄托在读绘本上,这个初衷是不是偏了。

  “刚刚讲了什么故事,结果怎么样了……”潘女士还记得,每次阅读时识字,学读音,小强都很反感,听着听着人就跑了。

  “我只好把儿子拎回来,命令他把绘本读完。这样的结果,让兴趣培养变成了机械地阅读任务。”潘女士说。

  调查中发现,像潘女士遇到的情况,在家庭幼教中并不少见。家长逼得越紧,孩子越紧张,甚至对绘本阅读产生畏惧。久而久之,只要一提到绘本,孩子就产生抵触情绪。

  在阅读绘本的快乐中,又学习了知识,这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儿,可却演变为了满足家长实现教育方式的欲望,这让快乐的绘本渐渐变了味儿。

  思考

  用错方法会让孩子远离图书

  “‘绘本风’刮来的时候,要研究下如何深度利用,绘本是平面的,而教育孩子必须是立体的。”国家二级儿童心理咨询师葛楠说。

  家长在追求绘本数量和作用时,俨然已经忘了绘本的最大作用是给孩子带来快乐。优秀的绘本总能通过孩子的眼光看世界,也许这本绘本中并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,只是透过孩子的视角看到一个有趣的事情。

  “通过绘本要提高的是阅读兴趣,而非阅读能力。”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,我国的早期阅读教育一直存在要么偏左要么偏右走极端的现象,早期阅读被称为“终身学习的基础,基础教育的灵魂”。

  早期阅读应多样化,题材和文体各异,从生活到科学,从环境到生命、教育、亲情、友谊,从儿歌、童谣到诗歌、故事等不同类型,绝不能局限于绘本。而且,绘本阅读只是早期阅读的一部分,并非全部。在这个时期,如果用错了方法,当心孩子离书越来越远。

  绘本到底怎样阅读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?

  “保持天性、自信和快乐,才是读绘本的正确打开方式。”教育专家说。

  样本1

  亲子阅读能让孩子有兴趣

  “妈妈,再讲一个故事吧!”临睡前,豆豆抱着一本自己挑的绘本跑到妈妈跟前。3岁的她几乎每天都这样缠着妈妈。

  窝在妈妈怀里,豆豆专注地盯着绘本上的图画。豆豆妈随着绘本内容,一会儿指指小熊的衣服,一会儿模仿小熊说话的语气,带领豆豆走进故事中。

  “豆豆1岁起,我就经常带她去首都图书馆参加婴幼儿故事会。如今,读绘本已成我们俩每晚睡前固定的亲子时光。”豆豆的妈妈说。

  “要想让小朋友爱听故事,关键是教家长如何读。”首都图书馆少儿阅读活动中心副主任吴洪珺说,很多家长喜欢睡前给孩子听电子书,但电子书不能代替爸爸妈妈,孩子不光听故事,还要看画面,建立对书籍的亲切感,家长也可以参与孩子对故事的反应,加深亲子关系。

  给婴幼儿读绘本,吴洪珺建议:绘本内容要贴近日常生活,文字少但有韵律,图案简单、颜色鲜艳,有趣味性,可以是纸板书、洞洞书、触摸书、推拉书、投影书等。

  “照本宣科是很难触动孩子内心的,要学会看图说话。”吴洪珺说。不一定一字不落,可以看到什么讲什么,有自己的演绎,让孩子认图识图。语速放慢点,声调夸张些,抑扬顿挫,很容易就将孩子带进故事里了。中间每翻一页书,可以让孩子跟着重复一些拟声词,比如“小鸡,叽、叽、叽”,从而锻炼他的语言发展能力。

  这样的方法对豆豆来说效果明显,豆豆妈说,现在,她比同龄人专注力更强,语言能力也发展很快,复述能力特别强,无意间认识了很多字。

  样本2

  演绎绘本才是快乐的学习

  “4岁以后,绘本就变成了一个‘鱼钩’,孩子在听绘本后的种种反馈往往是生活习惯的投射,读绘本是可以走进孩子内心的绝佳机会。”国际认证发展转化戏剧治疗执业师赵倩说。她创办的柚子蜜儿童趣书馆每周末都会开一场欢乐的故事会。

  “给点面子!给点面子!给点面子!”在趣书馆一角,Vera老师夸张地抬高声音,假装拦在追打吵闹的孩子面前重复这四个字。神奇的是,孩子们渐渐安静了下来,虽然调皮的孩子嘴上依然回应着:“不给!”但他们开始坐下,仰着、趴着、躺着,窝在懒人沙发里,以最舒服的方式迎接这场故事会。

  “小象生气了变成了红色,小蜗牛十分沮丧于是它变成了灰色……”今天,Vera老师声情并茂地讲着绘本《小保罗》,随着讲述,她扮演的机器人也登场了,抑扬顿挫的声音一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,他们走进了故事情节中。

  绘本讲完了,老师和孩子们玩起来。一些孩子用垫子搭起堡垒,就在这时一位调皮的小男孩将堡垒推倒。“哇”的一声,搭堡垒的小女孩不愿意了,搞破坏的小男孩耷拉着脑袋坐在一旁,不知所措。“看,她变成了红色,而你变成了灰色。”Vera老师说,要随时捕捉孩子的情绪,把阅读绘本延续到课外,这样才能让他们尽快理解绘本的内容和意义。换句话说,参与比阅读本身更重要。(记者曲经纬褚英硕)

稿源:北京晚报   编辑:柳杨春
-->